《国家与社会革命》(美)西达·斯考切波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Theda Skocpol
序言
南非案例: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不适用、解释力不足。
群众不满不一定导致革命发生
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时,难以将白人和国家结构的角色概念化
因此,必须观察阶级与国家结构的特定互动关系、国内与国际形势的长期复杂相互作用,才能理解革命的原因
第一章 解释社会革命:现存理论的替代模式
革命将深刻改变国家组织、阶级结构和支配性意识形态(民族意义),
催生具有巨大国际影响和吸引力的模式和理想,示范效应(国际意义)
社会革命是一个社会的国家政权和阶级结构都发生快速而根本转变的过程;
自下而上的阶级反抗与革命相伴随发生,并部分地实施革命
区别于其他类型冲突、转型过程的特点:两个同时的组合。
- 社会结构变迁与阶级突变同时进行
- 政治转型与社会转型同时展开
且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之间相互强化,通过剧烈的社会政治冲突实现。阶级冲突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分析社会革命原因与结果的模式:
替代现存绝大多数解释途径。
- 用结构性视角分析社会革命,并特别关注国际背景(国际与国内互动)对旧制度政权组织崩溃的影响、新的革命性政权组织的建立情况。
- 比较历史分析是用来建立既有历史根基、又能超越个案局限的普遍性革命理论的最佳方式
主流理论对革命的解释:
- 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性理论:革命实质是以阶级为基础的运动。其根源在于客观结构性矛盾,关键在于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生产力与阶级关系的结合。革命是某一生产方式中的社会力量与社会生产关系之间出现了断裂,是生产方式导致的阶级分裂的产物,通过阶级冲突将一种生产方式改造为另一种生产方式。
- 聚合-心理学理论:从人们卷入政治暴力或参加对抗性运动的心理动机角度解释革命。人们的不满——相对剥夺是引发革命的关键。
- 系统/价值共识理论:将革命视为社会系统严重失衡所引起的意思形态运动的暴力反应。从社会整合与变迁角度解释。只有当革命之前的权威走向了失败并失去其合法性时,革命(而非演化性变迁)才变得可能和必要。价值取向、政治合法性是解释革命的关键。
- 政治-冲突理论:政府内部的冲突、各种有组织的集团之间为获取权力而展开的竞争。人们组织起来是革命发生的关键。革命成功的条件:多元主权局面的出现,原有政权内部和竞争者的联盟,革命联盟能控制充分的武力。
本书所采取的社会革命概念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社会结构变迁和阶级冲突。阶级关系是社会和政治冲突的潜在根源。
因此采取政治-冲突理论思想作为补充:集体行动基于群体组织及其获得的资源(往往是强制性资源)。
总结而言:在历史案例分析中,不仅识别阶级和阶级利益,同时考察使得阶级成员能够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斗争所需的组织和资源的出现和缺失及其具体形式。
三个基本分析原则:
- 非意志论的结构性视角来分析其原因和过程
- 以国际结构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作为系统的参照
- 将国家理解为行政和强制性组织,并认为其享有潜在自主性
第一节 结构性视角
过往理论视角下的革命总体进程:
- 首先,社会系统或社会的变化产生出愤怒、社会性方向迷失、新阶级或集团利益,以及追求集体动员的潜能
- 然后,由此而建立起一种有意识的、以群众运动为基础的运动(结合了意识形态和组织的力量),有意识地进行推翻现存政府甚至有可能是整个社会秩序的活动
- 最后,革命运动以冲突的形式解决与当局或支配阶级的矛盾。如果革命取得胜利,就会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实施自己的纲领
都建立在一个假定上:革命发生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是,出现了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努力——努力使领袖和追随者紧密联系起来,以推翻现存的政治或社会秩序。即革命是有目的的。
这种革命发生方式的目的性图景错在何处?
- 暗示了社会秩序基本上或大致上依赖于需求得到满足的多数人达成了共识。因而革命发生的基本而有效的条件是这种共识性支持的消退(即:如果大众中充满了有意识的不满情绪,任何政权都难以存续)。
这是一种意志论的解释,可以举出大量反例
- 观察历史上的革命,很少有始于一种革命性意图的革命运动,而是革命意图在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即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相反,革命形势的发生是因为国家政权和阶级统治的政治——军事危机的出现;并且革命改造任务的实现也是在其所创造出的机会中被推进的。革命领袖和目标对大众的组织和鼓舞亦十分有限。
因此,这会误导对历史革命过程和结果的研究,暗示可以从最初发动革命的核心群体的活动、意图或利益来理解革命的过程和结果。也即革命领袖对革命的作用是位于中心位置的。
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手段。实际上的革命在参与者、动机上都是多元的,并受到现存社会经济和国际条件的强有力塑造和限制。
因此,要解释社会革命:
- 必须找到问题点,首先弄清旧制度下革命形势出现的原因
- 然后,必须要能够确定受制于客观条件、以一种复杂的关系相互纠缠、出于各种情势之下的种种群体行动。这些行动相互纠缠,塑造着革命进程,并产出新制度
- 要理解这种复杂性,应当同时关注:制度性的决定情势、群体之间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在世界历史上形成的国际结构中的各个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采用这种强调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模式的、非个人性的、非主观性的观点,就需要从一种在一般意义上被称作是关于社会历史现实的结构性视角出发来研究革命。
第二节 国际与世界历史背景
结构性视角要求关注各种关系,而关系中就包含跨国性关系。
它不但促成社会革命危机的出现,而且有助于塑造革命的过程和后果。
传统理论视角往往暗示革命与“现代性”有关,但其关注点往往只集中在民族社会内部的社会经济趋势和冲突上,个别、孤立地进行考察。
还将革命理解为根植于并有利于社会发展,是引发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相互补充的变化的初始条件。典型表述:每个国家或在范例刺激下、或在早发国家影响下,都将会如英国一样,迟早经历根本性的转型
观察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注意到,跨国性经济关系的历史发展总是会强烈地、有差别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此外,竞争国家间的国际体系也塑造着现代历史的动力和不均衡进程。
因此,为了理解划时代的现代化动力部分地造成和塑造革命转型的方式,就应该将旧政权与随后突然出现的新政权与国际舞台的交叉点(尤其是与国际性国家体系的交叉点)视为最佳的观测场所。
第三节 国家的潜在自主性
革命始于公开的政治危机;在斗争中,有组织的政党核派系突出地卷入其中;以新国家组织的巩固而告终,并被用来推动进一步的变迁。
传统理论往往将引发革命的政治危机看作偶然的导火索或旧制度下社会结构中更根本的矛盾和紧张所引出的附带性现象。还会将卷入革命的社会集团看作社会力量的代表,将新国家组织的结构与活动当作在革命冲突中注定会取胜的社会经济或社会文化力量的利益表达。
→隐含假设:政治结构和冲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社会经济力量和冲突。国家仅仅是争夺社会经济利益而展开冲突的舞台。
→这是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社会理论的共同点。
何为具有自主性的结构:这一结构具有自身的逻辑和利益,而不必与社会支配阶级的利益和政体中全体成员全体的利益等同或融合。
为何要将国家是做宏观结构?
- 引发社会革命的政治危机根本不是社会紧张或阶级矛盾的暂时反应,而是居于旧制度下国家结构中心的矛盾的直接表现
- 在社会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政治-冲突集团并不仅仅代表社会利益和力量,而是已经在斗争中所形成的一个利益集团,并且围绕国家结构的形式在投入战斗
- 社会革命中的先锋政党一直致力于建立起集中的军队和行政机构。没有这些结构,革命改造将无法得到巩固
- 社会革命不仅改变阶级关系、社会价值和社会制度,而且同样改变国家结构
- 社会革命对转型后国民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是由于阶级结构的变化,而且是由于革命实现的国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因此,社会革命特有的阶级关系巨变、社会经济转型与旧制度下国家政权组织崩溃、新制度下国家政权组织的巩固和运作紧密交织并联系在一起。
要将国家理解为以执行权威为首,并或多或少是由执行权威加以良性协调的行政、政策和军事组织。承担从社会中抽取资源以创设和支持强制组织和行政组织的任务。这些资源将可能使国家追求其独特利益。
国家自主性的程度及其实际影响都因场景而异,只能从特定的政治系统和特定的历史性国际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
国家的两项职能:维持秩序、与其他实际或潜在的国家展开竞争。国家常常致力于维持现存的经济和阶级结构,因为这通常是维持秩序最为顺利的方式;国家也有自己的独特利益,维持充分的物质秩序和政治和平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方面之一,可能会导致它对被支配阶级的需求做出让步(特别是在危机期间),而其代价往往是支配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不与国家本身在控制人民、抽取税收和军事录用方面的根本利益冲突。
而且,地缘政治环境对国家结构和统治者的活动产生了限制和影响。这为国家创造了机会和任务,并限制着国家应对国内外任务和危机的能力。因此,国家卷入国家之间的国际网络是其具有潜在的行动自主性的基础。
→该观点被称为组织的、现实主义的国家观。认为国家是控制边界和人口的实际组织。
因此,革命分析者不仅要考察阶级关系,而且要考察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队支配阶级和被支配阶级的关系。
在革命的实际分析中,需要分析强制性组织的结构、在国家机构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阶级力量和潜在的动员群体之间的关系。
国家有两副面孔,依赖于阶级分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家的国际体系两个方面。因此称它处在“交叉点”上。
第四节 比较历史方法
革命在历史上很少见,每个革命都处在独特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际环境中,以其独特的方式展开。
传统研究革命的方法:
- “自然史学派”:对典型革命进程进行一般性概括时,只考察了少数案例
- 为追求更大量的案例:将革命包含进更广泛的范畴(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范畴、政治暴力范畴、集体行动范畴……)。运用过于一般性的理论,导致不能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支持某一解释、排除其他解释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学的相互作用并不完善,因为历史案例并没有用于检验和修正这种理论所作的解释。没有识别出将革命与非革命性国家发展模式区别开来的政治制度变迁
- 相对主义的方法:对革命案例逐一分析,用案例自身的分析术语来研究。历史必须或至少隐含地依赖理论观点和比较的参考点。因此最终结果依然是导向一般性因果模式的解释。
比较历史的研究方法可以实现在涵盖各种案例的同时具备历史的敏感性。可以用于任何有两个或更多的民族国家、制度综合体或文明的历史轨迹并行发展。
采取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以建立、检验和提炼有关民族国家一类的事件或结构整体的宏观单位的因果解释假设为目的。是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适用于变量太多且案例不充分的现象。
做法:尽量在潜在的原因与要加以解释的既定现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
两种方法:①“求同法”:对具有共同现象的几个案例进行解释,这些案例也具有相同的一系列原因,尽管他们在其他似乎有因果关联的方面各不相同;②“求异法”:对比一组案例,其中要加以解释的现象和假定的原因曾出现在正面的案例中,但这些现象和原因都没有出现在反面的案例里,除此之外正反案例之间非常类似。
第五节 为什么是法国、俄国和中国
选择的理由:
- 三场社会革命都发生在这样的国家中:国家和阶级结构并非革命前才创设出来的,也没有在殖民统治下发生过根本的改变。这一考虑排除了不少复杂之处(相较于后殖民时代和新殖民背景下的革命)
- 革命的周期较长,有可能对革命的进程(旧制度崩溃到结构独特的新制度出现)进行追踪
将其逐一集中研究并归为一类的原因:
- 三场革命都发生在富裕而又在政治上颇有报复的农业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曾被殖民者征服
- 其旧制度都是原生型官僚独裁制,且都突然面临经济上更发达的军事竞争对手。外部力量引发的危机与结构性条件和趋势形成了相互强化,造成了一种危机的结合点:(1)旧制度下中央集权国家机器丧失了能力;(2)下层阶级普遍反叛(尤其是农民);(3)动员大众的革命领导人竭力巩固革命性国家权力
- 革命结果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的、将大众结合为一体的民族国家,而且这个民族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作为大国的潜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创造出新的发展潜力
三个案例对比下,可以发现什么新东西
- 农民参与社会革命的原因和后果
- 国家的行政和强制组织在旧制度下崩溃和新制度下重建的动力